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

zeee 2,779 2020-04-11

作者: 孟元老

简介

总体来说,比自己预想的要好许多。

整本书的内容不算多, 如果真是凭回忆写就, 过程中不再额外花时间整理资料的话可能一周两周就写完了吧。 写作的结构大抵算是我们常说的“流水账”的形式。 就像作者所说:

此录语言鄙俚,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观者幸详焉。

所写内容语言平实, 纪实性很强。当然读起来也并不好读, 毕竟是一千年前的古文。早年间曾与一位知心大姐姐谈起过写日记的事情, 苦于每日所记均为琐记,可能写了几十上百天,发现内容基本无差, 也无甚“有用”之处, 得出结论是不如不写, 待有想法的时候再写。现在回头想想, 也不尽绝对, 也许在很久以后再看看自己很早之前的流水账, 也许会别有一番乐趣呢。

书的内容总体分成三块: 京城的布局, 京城内各行各业以及一年四季的节日习俗。看这本书可快可慢, 快者一目两三行大抵看个意思便可,这样也能基本了解坐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慢者字字可琢磨句句能联想 —— 这是学者干的事情。 我更接近于第一种。

东京梦华录

第一部分 京城布局

开始看这里的时候对宋东京城没有什么概念, 所以作者写到南边啥啥啥,其左边啥啥啥,次啥啥啥,次啥啥啥这样的描述的时候qio实一头雾水, 事实上这也十分劝退, 然硬着头皮读下去也能发现不少有趣之处:

比如许多词语现在很少见了。作者称“语言鄙俚” 那大概书中文字与当时口头语差不太多, 至少对于事物的称呼命名应该是一致的。 这么看,书中经常提到的“杈子”,“瓦子”包括很多吃相关的如“分茶社饭”一类的东西 ,在那时候大概就是很常见的, 而现在这些词大概也只有相关学者晓其意了。

另一种是词义的变化, 比如书中时不时就出现某条街“皆妓馆”“多妓馆”, 想想按照在古代这似乎不太寻常,再细一想, 那时候的妓馆与我们现在理解的“妓” 大概不是一个意思, 若要类比起来, 可能跟我们现在所说的酒吧,KTV或者电影院类似, 只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一个去处罢了。 这么一想就似乎全通了。 话说回来谁又能晓得一千年后“酒吧”,“影院”是什么意思呢。

宋东京城

宋东京城布局图

说回京城布局。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南山博物馆的“大象中原” —— 河南博物馆飞展似乎尚未结束, 而展中恰有京城的复模型(详细程度大概于上面复原图一致), 还有清明上河图的模型, 大喜。 于是在上周末,快一目十行到书本结尾的时候, 恰逢清明, 便又 再去参观了一番。

不得不说这个飞展确实很不错, 这几次每次参观都有不小收获。 东京城的模型大抵按照上面复原图布置, 但比复原图直观了许多。 看着眼前的布局图, 好多之前云里雾里的概念似乎豁然开朗了, 比如知道宣德门外面宽“二百步”的御街大抵多大, 知道宣德门朱雀门南薰门的位置, 知道所谓“角门”是什么样的,城中布置的望火楼大抵是怎样, 朱雀门到州桥这一段著名“州桥夜市”大概多长,每月开放五次万姓交易是的大相国寺是在何处, 知道皇帝元宵要去的金明池琼林苑在哪里等等。 这一通概念在光看书的时候只知道个名词, 在这么一对照之后就一下子很清晰了。

宋东京城复原图局部

宋东京城复原图整体

第二部分 各行各业

而清明上河图的模型亦不遑多让, 比如书中描写酒店“缚彩楼欢门”, 描写运输的车辆的样式等也能找到大概对应的地方, 不过这一点大概看图画会更详细一些, 不过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看到了。

如果说这一部分看完的体验给十分的话,大概这次博物馆之旅以及后面查阅的上面两张图占了八分。 不过好在这本书纸质版似乎是插画的,如果阅读实体书的话应该不用这么辛苦,那阅读体验得有十二分不止。

清明上河图模型局部

清明上河图模型局部

书中第二部分描就是这些内容,这可能也是被引用最多, 人们提起这本书最津津乐道的部分。 用相当篇幅类似“贯口”的写法给罗列了这东京城内的各行各业, 哪里有什么吃的玩的, 早市夜市怎么开始收场,从哪里到哪里, 红白喜事如何办, 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场面如何, 各行各业都有什么服务等等, 看起来真是眼花缭乱让人不由感叹好不丰富。随便摘几个片段:

大凡食店,大者谓之“分茶”,则有头羹、石髓羹、白肉、胡饼、软羊、大小骨、角炙犒腰子、石肚羹、入炉羊、罨生软羊面、桐皮面、姜泼刀、回刀、冷淘棋子、寄炉面饭之类

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彩幕、露屋义铺,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

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张延叟《孟子书》。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团等。教坊减罢并温习张翠盖、张成,弟子薛子大、薛子小、俏枝儿、杨总惜、周寿奴、称心等般杂剧。杖头傀儡任小三。每日五更头回小杂剧,差晚看不及矣

这一部分内容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地方, 看着这些“毫无感情”的描述, 只要稍微设想一下自己身处这样的环境, 就很容易对这些心生向往。 向往这样一个繁华热闹,又似乎可以悠然自得的地方。

第三部分 一年节日

这一部分事实上应该是全书写的最“细致”的部分了,从正月初一春节开始(那时候还叫年节),京城里面一年四季所有的节日,或者活动,庆典,集市等都给仔细的记录了下来。 这对于研究学者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资料了。 而对于我等来说, 也不妨能再其中找到许多有趣的地方。

我们可以知道新年第一天会有一个很容重的朝会, 各地百官和各国使臣会有进贡送礼, 有辽国,高丽,大理,回纥。百姓呢也会穿上新衣服上街,串门宴饮, 连续三天大街上都热闹非凡。

我们可以知道立春节再民间会很看重, 因为这代表着春耕的日子到了。 政府皇宫也有对应鞭春的仪式活动。

知道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是多么热闹非凡,白天歌舞百戏,万姓山呼, 晚上灯山上彩,锦绣交辉; 知道这个节日也是持续三天, 也有着隆重的仪式, 知道正月十六天是平民最难得能够看到天子的机会 —— 得最早早到宣德门下占个好位置。之后恰大地回春, 春游大概是那时候少年少女没最欢乐的时候了, 秋千巧笑, 白面行歌; 寻芳远胜, 折翠簪红。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知道寒食清明扫墓祭祖,还有挂子推燕。知道三月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是皇帝到金明池琼林苑 —— 在东京城的西南角,在这里将会有一场盛大表演,像是今天的春晚+阅兵式一样。

我们还知道那时人门会在四月初八纪念佛生日, 在六月初六纪念崔府君生日, 六月二十四纪念二郎神生日。知道端午节可不仅吃粽子这么单调, 还有好多好吃好玩的 , 那时的人们大概也不会在意这个节日是"快乐“还是“安康”,知道七夕节也是特别热闹的节日。

看了好多节日下来我们似乎还能发现些什么 —— 潘楼街, 朱雀门州桥,马行街这几处地方都是最热闹的地方, 这几条街大概就是那时候的中心街区吧, 类似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世纪大道陆家嘴, 北京的长安街王府井,三里屯中关村。

八月还有秋社, 中秋节赏月和夜市不会输元宵多少, 九九重阳节少不了登高,赏菊和宴乐, 十月初十是天宁节——徽宗的生日, 皇帝这一天会宴请百官, 一轮接一轮拢共九轮地赏酒, 各自有不同寓意。立冬来了, 各家各户要开始囤菜准备过冬了;知道那时候人们对冬至节很重视, 大概仅次于年节, 这一天也要祭祀,宫廷也有隆重的祭祀仪式;除夕夜爆竹声声, 人们守岁达旦。

小结

整本书这三部分刚好分三个视角给我们展示了北宋京城的面貌,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一年周期的活动节日, 即便一目三行或者仅仅看翻译内容, 也能够很容易理解和体会, 总体来说阅读这本书的收获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十分十分推荐。

这两日刚好电视剧清平乐上映,讲的是宋仁宗朝 —— 大概开启这“东京梦华”这篇章的重要起点; 也是这两天B站上一个用MC建造的复刻清明上河图作品很火。

B站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i4y1b76M/
清明上河图:https://www.sigoo.com/along-the-river-during-the-qingming-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