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长征》

《联大长征》

zeee 1,657 2021-06-27

编者:张寄谦

很惭愧,这是今年看完的第一本书。 而事实上这书是去年年初疫情的时候买的。(最终疫情过了才发的出来)往坏了处说,就这本三百页的数看了三百天不止。

一块买的还有两本:一本单验方相关的, 翻了几篇发现似乎平平, 且与想的不一样,最终放弃了。 有意思的是,书的作者竟然是住的地方附近一家医院的医生。 另一本是历史地理相关,本想以辅此书来看,后来客服说没货了,不了了之。

简介

一言以蔽之,这本书的内容收录了7位从长沙临时大学向西南联大转移时走陆路的同学的日记, 时间是1938年2月19-4月28,背景是七七事变之后。

7份日记风格迥异,各有奇趣。从不同的视角来记录了这一趟“长征之路”的见闻,民俗物志,风土人情,或者亲历者自己的感受。无论是对于了解联大, 还是了解那几年普通人眼中的国家和战争,都有不错的帮助。

一开始读的时候,并没有很大的兴趣,看得也是囫囵吞枣。而看了前几篇过去,对这趟行程有了个模糊的印象之后,后面的几篇似乎就变得有趣了起来。

湘黔滇三千里徒步旅行日记二则 / 林蒲

这篇算最“文学”的作品了,文章最短,仅仅是简单两篇日记, 记录着途中所遇景,物,人。 文章中无论是景物描写或者对话都写的十分精致,描写像散文, 故事呢 ,则写得像小说。 乍看之, 颇有种《边城》的意思。 文学感最强,读起来也最舒服。

横过湘黔滇的旅行 / 向长清

也是一篇长文,是作者在旅行结束的时候,回首这两个月旅行而作的文章。相比上片,这一篇思考的更多,写得也更深刻一些, 这样一篇文章,大概是可以收录到高中《语文读本》里面去的。

三千多里是走完了,在我的心头留下了一些美丽或者惨痛的印象。恐怖的山谷,罂粟花,苗族的同胞和瘦弱的人们,使我觉得如同经历了几个国度。此外我没有得到一些什么更多的东西。一路上简直就看不出什么战时的紧张状态,只不过大都市里多了几个穷的或者富的流浪者!乡村中充满了抽丁的麻烦或者土匪的恐怖而已

西南三千五百里 / 钱能欣

从这里开始,后面均是一整路的日志。 钱能欣的这一份,大概是综合性最好的一份,有记录,有采风,有分析。 他们还会去访问苗寨,也记下了诸如这样的活动的所见所感。当然其主要侧重的方向依旧是山川日志,和各种数据的记录。


访问苗寨时的描写,特别好玩:

我们进了门,有会说“各家话的男子招呼我们而苗妇苗女们都纷纷地躲进了茅屋。我们随便参观,一家一个牛栏一个猪栅,栅栏上贴着黄纸,写着“姜太公在此木家猪牛真是不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而对时局的“议论”, 似乎从中也能看到我们自己在那个年纪时的影子。 总习惯于“放大格局”,常常替政府“操心”

黔东气候温暖,适种桐、杉、漆等植物。以桐油为岀产卞宗。近来还是在努力提倡种桐。中国的桐油在国际贸易上果然是占着优越地位,但也是危机很大。国际贸易随时变更,而尤其在战争的状况下,不容易把握市场。自抗战以来,我们的国际贸易几乎停顿,桐油自然受很大的影响。所以如只注重一种物品的产量增加,很容易遭受生产过剩而使农村经济陷于危境。不知当地政府是否顾虑到这一点。


虽然大部分均是记录山川日志,或者民俗风情,其中文字看起来似乎很平实简单, 但其写起景来一下子把我给惊艳到了。 想来作者只是没把心思花在这里罢了

(二十二日)六时起身,东方作鱼白色,一勾明月,尚悬在天空。小城还在熟睡中。我们离开静悄悄的街道(街道也唯有这个时间是新鲜的,健康的),走西门小道,太阳渐渐升起来了,小道平坦,充分地享受甜蜜的清晨。

三千五百里采风记 / 刘重来 邹鸣鸣

—— 记著名心理学家刘兆吉

这是两位编者怀念刘兆吉先生而作的文章。

刘兆吉一路上采集了两千多首西南的地方民歌,实为一壮举。且抛开工作量不讲,单是采风中的沟通障碍, 采风对象的不理解,猜疑(尤其是这一行人都穿着军装),以及同行的不理解。 每一项都是非有强大意志者不能克服之事。


文章开头一段写的极好:

1938年,正是抗战硝烟弥漫祖国大地之时,在湘、黔、滇三省的崇山峻岭和崎岖路上,正行进着一支两百多人的队伍。远远看去,他们似乎是一支军队,因为他们个个穿着一色的黄军装,戴着黄军帽,还绑着裹腿。但走近一看,却又不像军队,因为他们既没有背枪,也没有佩刀,每人只背了一把油
纸伞。不少人还戴着眼镜,胸前别着钢笔,年轻而瘦削的脸上透着斯文和睿智。原来这是一支由于学校遭沦陷而被迫南迁的大学生队伍。此时,他们正迈着疲惫的步伐,从长沙徒步走向昆明。

董奋日记 / 董奋

董奋的这份日记,与其他不同, 不是记录的行程一路,而恰恰是迁移开始前, 和到达昆明之后的情况。 特别有意思。 这也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当决定转移时政府, 学校, 以及学生们的反应: 张治中将军原本并不赞成转移, 许多学生也反对转移, 觉得是逃难。 而学校为了转移做了许多许多的工作, 无论是思想上, 还是物质上。

而董奋的日记,也是目前所有中最像“日记”的日记: 每则都很短小, 语言很日常。 更重要的是,所记录的内容是真真实实的一个人。让我们看到当时一个普通的学生上学时是怎样的想法, 对于这场迁移是怎样的看待等待。 读起来颇有趣:


我现在也很喜欢像“飞了以后”这样的写法:

月四日星期二阴郑桐荪先生自从飞了以后,我们的微积分两星期就干脆停了。郑先生飞去始终没有飞回来。


一月十一日星期二阴 早上头堂就考微积分,求distnce而求成 velocity,当时亦不想想单位,该死,该死。


一月十七日 星期一 雨(小)
早晨卓超报告下雨升旗其他中一月十七日星期停止,于是三呼万岁之下,延长早觉一小时。
吴正之先生报告,物理大考停止,由他吧!
无线电训练班被分为最慢班。
在某报有送临大迁昆明诗一首,冷热并嘲。


这大概是当时很多学生, 尤其是北方学生的想法。 突然想想大学的时候,仅仅是搬个宿舍,我们其中许多也“怨声载道” ,尤其是去了延长校区的同学:

流浪来,又要集团的流浪走,哪一个回想起了八里台、清华园、沙滩红楼,不翘首北望。


像这样写日记, 便特别好玩:

二月十一日星期五晴又是一个好天,使人感到大地是回春了。作为陪周树楠明天一起逛岳麓山的交换条件,今天他陪我逛天心阁。

三校西迁日记 / 余道南

这份日记文字最多,议论最多.

作者记: 这份日记在十年浩劫中被抄以致损毁遗失, 而最后又有幸找回来。 按照作者的意愿, 发表的是其重新整理后的版本, 也因此这篇日记较之其他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位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十年浩劫,改革开放之后的老人, 再回首六十年前走过的那段路, 有感于自己,以及国家这一路走来之艰苦而“作”的文章。


作者的自序里这一段,便感人至深:

浩劫已阑,残篇半毁,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记得五十初度时,曾赋诗云:“四十九年人草草,于回百转路迢迢”,不意与这本日记的命运竟如此巧合。扰扰尘寰茫茫人事,难道真有所谓天定吗?

1990年孟夏日


这一段画面感很强,不说是那个年代, 即使是当下,三所顶尖学府是学子到一个小县城, 想必也是极受尊敬的, 盛况只会更甚吧。

下午四时抵县城东门,见城外有欢迎我团的标语,人城时并有县立中心小学学生列队迎候,县政府还专为我团出示布告,称我等为“国家柱石”,号召沿途军民加意爱护。我团自长沙出发以来,经过不少城镇,接受欢迎这还是第一次。足见玉屏县府和人民的关切之情,令人感动。入城后宿于孔庙,闻庙内管理人员言,现任县长刘君系北大政治系毕业生,如此又多了一层友谊。


考黄果树瀑布属盘江水系,每年夏季水涨,景观当更为雄奇,可惜我等此来不是时候,但仅此已足大饱眼福。有人说如利用这里的瀑布发电,估计可供西南数省之需,不过工程浩大,目前国家恐尚无力及此。

—— 足以见三峡工程是项多么艰难而伟大的工程。 后面杨式德的日记中,记录到黄果树瀑布时, 也提到过建立电站的分析。足以见当时的学生们无论见闻还是思想见地已经是很先进的。

湘黔滇旅行日记 / 杨式德

杨式德的日记, 就有这一种理科生的味道。 平实,简单。 记的多,论的少。 很容易让人跟着日记的内容去想象。 所及所感,真实,简单,却又严谨, 或者说准确。比如这段:

我估计瀑布高五十米,宽二十三四米,高高的悬着像棉花缀成的帘幕。从瀑布的水少的地方可以看见峭壁中间有小瀑布很多,隐藏在大瀑布之内。以上面估计的高度算,不管空气阻力,水流到底下的速度是每秒三十米,无怪乎从谷底溅起的水珠好像白云。


日记中还记录了与同行的文科同学的“高谈阔论”, 1938 年,几位大学生,对于中国未来的想法: 直接而精准。

一边吃,一边谈,谈到哲学问题,他两个对哲学都有兴趣。我是门外汉,不过大家有同感就是:中华民族现在缺乏种灵魂soul,一种生气 vitality,这需要一种伟大的哲学把他建起来的,好像马克思他们的哲学对于苏联一样,建立这样的哲学是当今中国哲学家最有意义的任务。


今年五一去重庆的时候这种感觉特别明显 自桂北入黔起, 一路尽是高高的山, 长长的山谷, 列车往往是刚出了一个山洞,旋即又进入到另一个山洞去, 有时开阔一些, 便看到上下是一片聚集区。

到了贵阳附近一段, 似乎开阔很多, 好长一段时间没有钻山洞, 心想着这大概是结束了吧, 结果火车开出来不多久又是一路山洞了。

这也算是我回来之后,决心要赶快看完这一本书的愿意之一吧。

大队先我20分钟的路程。向西行去,便上了大山了。这是贵州许多县城共同的形势,因为各处皆山,只有山谷里有些农田,可以供养人类居住,所以县城便坐落在山谷里,离开县城,便不得不上山了。自距贵阳32里之点起,即婉转上山。


我们现在看抗战时期的历史, 有一个很大的障碍是提前知道了结局。 对于当时人们,尤其是大多普通人来说,是看不到未来的, 不知道直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将来时姓中, 还是姓日。 可能会因为一点点的好消息儿极为振奋,充满乐观。 也可能过几天因为看到坏消息而一片哀怨,甚至绝望。

到大夏大学阅报室看报,见到数日来津浦全线优胜,一度克复临城,攻入济宁,由被动的抗战转为主动的进攻,是很可乐观的。


整篇文章的结尾,也是整本书的末尾, 是一段景色描写。

我非要过度解读一下的话, 立意颇高 ,亦很合适放在结尾:

我很爱抵窗眺望, 一片绿色, 无线电台的三支铁架有二二十丈高, 立在北边的郊野里, 直入云霄。